想知道甘肃省陇南市成县 当地 ROHS认证价格HACCP认证产品有多棒?看视频就够了,它比千言万语都更有说服力!
以下是:成县甘肃省陇南市成县 当地 ROHS认证价格HACCP认证的图文介绍
博慧达iso56005认证、as9100d认证有限公司为您找到优质的 IATF16949认证、as9100d认证、信息,在这您可以查看 IATF16949认证、as9100d认证、报价、行情、参数、厂家介绍等,联系人:宋经理,地址:宝安区沙井街道唐商大厦A座9楼

ISO9001:2015认证生产现场的审核要点 发布日期:[2018-02-03 21:18] 点击率:23 生产现场对制造业而言,即生产车间,对服务业而言主要指服务现场地包括加工部分,如宾馆饭店的后国、维修业的修理现场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终落实到产品质量上,生产现场是产生产品质量的关键场所,也是执行落实组织方针、目标,落实体系各项要求的主要部门,所以对生产现场的审核尤为重要。 生产现场应审核哪些条款 生产现场以审核7.5为主,尤其是7.5.1、7.5.2,这些条款的实施只能在生产现场完成,8.1.4中的过程(工序)检验一般也在生产现场进行。同时,生产现场是执行落实各条款的主要部门,如车间的文件、记录是否得到控制(4.2),计量器具(卡尺、秤、仪表等)是否满足7.6要求,生产环境(环境温度。湿度、空气中灰尘颗粒数等)是否满足工艺要求(6.4),原材料、外协件的质量是否适宜(7.4),对不合格品如何标识、评审、处置(8.3),如何运用统计技术(8.4),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自我完善机制的执行(8.5)。另外,组织方针、目标的理解、贯彻落实也体现在每个工人身上(5.3、5.4),生产资源、人力资源能否满足生产需要(6.2、6.3)等。这些要求虽然在管理层和主管科室均进行了审核,但单凭主管人员的回答或记录,不能说明对这些要素的执行程度,只有通过对生产现场验证、与工人的交谈才能作出结论。 审核的方法及要求 对同一条款的审核,车间与管理科室是不同的。对管理科室主要查对该要求如何管理和控制,而对车间的审核则侧重于执行。对车间办公室的审核,审核员仅了解车间在体系中的职能分配、工艺流程、合同完成情况,原材料的质量、设备、资源状况,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以及设备的维护、保养、纠正、预防措施即可,而应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对生产班组生产过程的审核上。 对生产/服务过程的审核,必须按工艺流程(工序)或识别的服务过程—一审核。当工序较多时,可适当抽样,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必须审核,一般工序可适当抽样,确保过程真实受控。 对工序的审核,应使用“过程方法”,即—一审核该过程(工序)涉及的要求。以硬件产品生产企业为例,审核某一道工序的检查内容如下: 检查该工序使用的图纸、工艺文件,评价文件的充分性、适宜性、可操作性,并检查文件受控情况(7.5.1a),b)4.2.1、4.2.3); 对照工艺,检查现场的环境温度、湿度等(6.4,有要求时); 对照工艺,观察工人实际操作情况,评价是否按工艺操作; 对照工艺、图纸检查设备的精度、吨位是否适宜(7.5.1C); 观察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显示数值是否在规定公差范围内(7.5.1d)、e),并查前一段时期监控记录; 观察该工序产品(半成品)的产品标识、检验试验状态标识(7.5.3); 观察该工序产品(半成品)的产品防护,搬运方法及对前面已.加工部位的防护(7.5.5); 观察测量仪器(卡尺、千分尺、台秤、天平、温度表、压力表等)是否在有效期内,能否满足被测对象的精度要求(7.6); 询问操作工人对公司方针目标的理解与执行,以及参加培训的情况,体系运行过程中问题的沟通情况; 实际动手测量该工序加工的产品符合情况。 如果该工序为特殊工序,除以上审核外,还应审核人员资格。能力及设备能力(GP值),对工艺方法进行鉴定等。


ISO14001 体系推行步骤推行ISO14001:2015应完成的62件事项:
1.?召开ISO14001:2015推行动员大会, 是全厂人员参与,包括老板2. 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 虽说标准未要求谁来做,但 是企业第二或第三负责人,这样在执行时会事半功倍,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应由老板签发3. 确定各部门在推行ISO14001:2015中应扮演的角色及职责4.?每个部门应有一个代表,成立一个推行小组,起到联络各部门的作用5. 运作流程图是指各部门日常工作的一个流程,工序流程图是指生产或检查工序的一个流程图6. 便于掌握认证范围,及相关工作的展开;应统计厂房面积7. 描述厂房四周的建筑物(包括道路)8. 管道从哪里进,哪里出,并且相关井盖,化粪池的位置,不同管道用颜色标出9. 对推行小组成员进行标准培训,环境因素识别培训10. 确定流程的输入及输出的环境因素,确定流程的潜在与意外环境因素11. 由管理者代表会同环境推行小组确定公司重大环境因素12. 由采购依照公司化学品清单向供货商收集化学品的MSDS13. 由工程部制定内部化学品的MSDS14. 由有资格人员对我司活动所涉及法律法规进行文本收集并制作清单并评审其符合性,由市场部对客户要求进行收集制作清单并评审其符合性15. 由 管理者批准发布公司的环境方针16. 由采购/市场同事将环境方针对外宣传17. 由人事及行政部将环境方针对内宣传,制作标识牌,在全厂内发公司不使用含磷洗涤剂的通告18. 由相关单位与其相关方签订环境协议19. 由管理者代表制订环境手册,应包括工艺流程图,公司环境组织架构图,小区平面图,管理者代表任命书等附件,包括公司简介,环境方针,对程序文件引用等内容20. 由推行专员或各部门负责人制定,可与质量体系通用六份文件,总文件一般十二份比较适宜21. 对化学品的管理,对能源消耗的管理,对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对水电设施的管理,对电梯的管理,MSDS,及环境组织职责都应写指引22. 环境因素识别表格,与供货商相关的表格,指引文件所产生的表格,记录等23. 将体系文件发行,并对各级人员进行培训24. 收集上年相关数据指针,不用太复杂,看得出每月用多少就可以了或单位用量25. 每月出货总数的统计26. 每月产品总报废率(生产)统计27. 依照上年的数据制订经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指针方案28. 制定监测与测量计划29. 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公司废水、成县当地废气、成县当地噪音排放进行监测30. 全厂实施垃圾分类,检查、成县当地纠正其正确性31. 各部门危险废弃物与行政部的交收记录32. 策划消防演习并组织全厂人员参加实施33. 统一编号,清单制作,检查保养记录(包括警铃,安全指示灯,指示牌)34. 策划化学品泄漏演习并组织仓库/生产/保安等相关人员参加实施35. 火灾,化学品/油品泄漏,缺水,断电,人员短缺,等应急措施36. 化学品存储应遵守酸碱/固液体/氧化剂还原剂/易燃品助燃品分开放置原则;通风/防爆灯/防爆扇/防泄漏装置/消防砂/湿度控制/标识/危险品标志/增加防护用品/灭火器放在门外/开关插座装在门外/专人管理。37. 司机/医护人员/废水处理人员/审核员/法律法规收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等上岗资格证明38. 各种管道标识名称、成县本地流向箭头,机器漏油漏水用桶接住,设施定期检查保养39. 对客户环保要求的识别,如RoHS&WEEE的要求,并且进行评审其符合性,并以文件的形式通知采购部40. 采购部依据客户的环保要求对原材料进行采购并要求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如SGS报告41. 全厂进行环境体系试运行,垃圾分类并依规定处理,废水/废气/噪音达标排放,能源消耗节约制度执行,报废率控制,相关设施(水、成县电、成县附近消防)定期检查保养维修,环境信息交流42. 对环境推行小组成员进内审员培训,合格发证43. 包括厂房、成县本地废水处理设施、成县同城及新进设备其它设施都应有此报告44. 由环保分局开出,证明公司近二年从未受过处罚及三废均达标排放45. 由公安局消防大队对公司的消防设施进行验收并开出的合格意见书46. 由环保局颁发公司的废水处理设施允许排出的一个资格证47. 环保局定期对公司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的结果48. 如公司所使用的 49. 公司防雷设施需定期监测50.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51. 公司的废弃物处置必须与回收商签订回收协议52. 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可回收废弃物的变卖记录53. 在培训合格人员里选取审核员/确定审核组长执行环境体系内部审核54. 对内审不符合项进行由点到面的改善55. 由CEO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各部门提供相关报告,检讨运行以来工作情况,并提出下次需跟进事项56. 对各单位负责人,推行员进行认证前的培训,提醒大家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回答问题57. 提请认证公司预审58. 检讨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讨论如何改善59. 对预审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由点到面的改善60. 迎接认证公司的正审61. 对正审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即刻改善关闭62. 由认证公司发证



持续改进是三个管理体系提出的要求,也是组织内部管理和自我发展追求的目标。国际标准中持续改进的含义是:通过改进和强化管理体系达到提高组织各种绩效的目的。因此,三个管理体系达到浑然一体就是持续改进的内容。组织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可能使管理体系从合并变成兼容,从兼容变成融合,从一时的融合达到长久的融合,实现三个管理体系的共同提高,以及达到质量、环境、安全、卫生绩效的不断提高。这个过程通常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过程控制的优化、管理职能的简化、管理人员的多能化、文件构成的简约化、记录设置的合理性、监视和测量的有效性、自我完善的推动力等。认证 总之,三个管理体系整合 需要从部分整合向全面整合发展,它不仅仅是管理体系文件的整合,也不是简单的管理职责合并。管理体系整合的目的是全面提升组织的内部管理水平,通过提高管理效率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终目的。


